“当我点击确认下单后,收到一封邮件: 我的加拿大鹅正从新加坡发货,将途经中国香港。难道加拿大鹅不是在加拿大生产的?后来我才发现,这个商家的名字不是加拿大鹅,而是一个名叫Greg Adamserft的店家。当时,这个网店只有三条评论,都是五星。几周之后,全都是一星差评。”
小编发现,目前已经有多位消费者投诉说,这家网店卖的加拿大鹅是假货。
第一次在年报中提到假货,并不表示亚马逊之前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。“反假货”一直是亚马逊平台的重要条款。
若商家出售或提供假冒产品,亚马逊会立即暂停或终止卖家账户,并销毁该商家在亚马逊物流中心的假货,损失由商家承担。此外,亚马逊也鼓励正品产权所有者举报。
去年12月,亚马逊就以出售盗版教科书为由,处罚了20多家二手书商,暂停了它们的账号。更关键的是,这次处罚不是因为消费者的投诉,而是亚马逊的主动调查。这显示出亚马逊现在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态度。
亚马逊假货的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大型零售品牌的注意。美国有一个“服装和鞋类协会”,该协会代表着1000多个品牌的利益,旨在保护各品牌的名誉、知识产权、以及工人和消费者的利益。
去年10月,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建议,美国政府应该将亚马逊平台上的一些第三方网站列入“恶名市场”(Notorious Markets)名单。恶名市场即存在大规模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市场。
之前几年,服装和鞋类协会都在与亚马逊进行定期对话,去年5月,协会的一些成员与亚马逊的相关团队见了面,讨论了亚马逊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的问题。
虽然“服装和鞋类协会”在建议书上表示“亚马逊有能力、也应该成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领导者”,但让亚马逊恼火的是,这可能让特朗普抓住它的“把柄”。长期以来,特朗普就认为亚马逊存在垄断问题,而且时不时地在社交媒体上“怒喷”亚马逊和创始人贝佐斯,但直到现在,特朗普对亚马逊的威胁还停留在口头阶段。
去年以来,亚马逊也想了一些新办法来保护知识产权,透明项目(Transparency)就是其中之一,该项目通过一种专门设计的条形码来是验证产品真假,先行使用的商家可以免费使用六个月,随后每个条形码将收费1美分至5美分不等。打假,对亚马逊来说,也是一门生意。
以上是关于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的内容,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商城的资讯,请持续关注我们!